历史数字报
2025年05月08日

共绘民族团结和美画卷

02版  2025年05月08日   来源:

  (上接一版)

  省民委与省文旅厅共同举办全省民歌大赛、“石榴杯”——陇原儿女心向党阅读推广大赛,开展“陇原民族情”文化惠民演出20余场次,让更多的人参与民族文化活动,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把优秀民族文化广撒陇原大地。

  此外,我省还印发《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在文体、宣传、推介等各类活动中广泛使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深化联创共建,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敦煌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掀起一轮“敦煌热”;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万人星空演唱会持续火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敦煌盛典》《又见敦煌》《乐动敦煌》《千手千眼》共同形成为游客提供敦煌文化视觉盛宴的四大剧目,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

  敦煌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文化高地”和旅游城市的平台优势,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旅游促“三交”计划试点城市。

  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

  我省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即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陇东陇南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区、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行动,河西走廊片区5市与阿拉善盟、哈密市等开展甘青新内蒙古四省(区)八市(州盟)联创共建系列活动,陇东陇南片区4市与广元市联创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各片区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交流,沿洮沿黄片区5市(州)和金昌市在积石山县举办“红石榴”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各地立足实际、结合特点、因地制宜,持续深化、联创共建,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提质升级,我省还创新开展“五个全覆盖”工作,即分片区举办培训班15期1356人,实现全省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培训全覆盖;开展宣讲50场9000人次,实现全省高校领域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宣讲全覆盖;推动省内50所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堂,实现全省所有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全覆盖;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3.2万人次,实现全省导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全覆盖;审定导游词解说词近500万字,实现全省景区景点和文博场馆讲解词导游词修订完善及展陈提升工作督促检查全覆盖。我省这一做法被国家民委向全国进行推广。

  我省还创新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数据显示,2024年,我省累计组织实施省级试点示范项目53个,包括组织2075名各族青少年到北京、天津等地学习交流,建设51个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社区,打造21条旅游精品路线,带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绘就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画卷。

坚持共同富裕,推进现代化建设

  2024年12月,酒泉市瓜州县入选全国第二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县”名单,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瓜州县立足“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持续推动蜜瓜、枸杞、草畜、机采棉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整合7亿元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钢架大棚1200亩,种植设施蜜瓜1.2万亩,订单销售率达到98%。同时,工业园区能级不断提升,入驻企业达到185户,先后引进甘肃三新硅业、宝丰硅材料等9家硅材料精深加工企业落户瓜州,进一步夯实了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是要求,更是承诺。

  我省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合力推动甘南州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先行区、临夏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开展“边境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建设、“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低氟边销茶宣传推广等工作,举办“知名浙商酒泉行”“民贸民品企业家甘南行”等活动,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在资金政策支持方面,及时分配下达财政衔接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31892万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资金9000万元、民族乡发展资金3600万元、民贸民品企业贴息引导资金6664万元,加强资金使用管理,财政衔接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连续3年在三部委绩效评价中被评为A等级。

  去年7月,“百企积石山行”座谈会暨项目推介洽谈会在临夏州积石山县举行,来自全省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各市州和兰州新区的100多家企业开展投资考察,捐款捐物共计150多万元,26家企业与积石山县相关部门和企业签订项目投资和农产品购销协议26项,签约金额5亿余元。

  我省把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积石山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各方面,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灾后恢复重建融合“十项工程”。省政协与省民委等共同打造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灾后重建、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三位一体”示范村,动员全省民贸民品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等捐款捐物1256万元,组织各市州在积石山开展“百企积石山行”等活动,帮办民生实事、解决就业难题、助力产业发展,凝聚合力帮助积石山县各族人民重建幸福美好新家园。

  “我们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大力实施民族工作‘五大工程’,保持十足干劲、不断探索创新,全力推动我省民族工作提质增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凝心聚力。”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委主任赵凌云说。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