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予
人的眉毛既无法保暖,也不具备防晒功能,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何被保留至今呢?医生和心理学家们指出了眉毛的三种核心作用:保护眼睛、健康预警与辅助表达感情。
眉毛是眼睛的“智能保护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伟表示,眉毛能够防止汗水、雨水或其他外界杂质直接流入眼睛,可以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当人大汗淋漓时,眉毛会像伞一样引导汗水从边缘流过,避免汗液入眼的尴尬。这种“精密设计”在人类早期狩猎中至关重要——原始人若因汗水模糊视线,可能导致捕猎失败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眉毛是身体的“健康预警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张章指出,眉毛与肾气的充盈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眉毛被称为“肾之外候”,浓密的眉毛显示肾气充沛,身体强壮;而稀淡的眉毛则可能是肾气虚亏的信号,预示着体质较弱,容易生病。中医建议不轻易拔掉眉毛,保持其自然状态,有助于维持肾气的平衡,为身体提供更多生命活力。此外,眉毛的形状、密度和颜色等特征也构成了一个人的独特面部标识。
眉毛是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北京回龙观医院康复科心理治疗师赵欢表示,眉毛的变化可以传递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例如,惊讶时眉毛会向上挑起,愤怒时眉毛会紧锁,愉悦时眉毛则自然舒展。这种微妙的眉毛变化是人类情感交流的一部分,也是社交行为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约克大学的研究发现,现代人宽大的额头为眉毛腾出“表演舞台”,使其能通过挑眉或皱眉传递情绪,有时比语言还要高效。AI情绪识别系统也将眉毛形态作为关键参数,例如“川字纹”被编码为焦虑信号,眉尾15度上扬则对应愉悦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