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彩霞 通讯员 宋永安
在甘南高原的苍茫大地上,一位来自津门的医者步履坚定,带着对西部医疗事业的热忱,跨越万水千山,将先进的医疗技术与管理理念深深扎根在临潭。王福星作为天津市东丽区援派临潭的医疗“组团式”帮扶队长、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挂职院长,以医者的仁心仁术践行初心,以帮扶干部的使命担当书写答卷,为提升临潭县医疗水平、守护群众健康倾尽全力。
初到临潭,王福星承受着身体的不适,稍作调整便迅速投身工作。他走遍医院的每一个角落,与医护人员深入交流,从门诊的诊疗流程到病房的管理细节,从设备的使用情况到人才的培养需求,点点滴滴一一记录在心。王福星说,“只有真正了解医院的现状,才能精准找到帮扶工作的切入点。”
为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王福星积极协调搭建交流平台,将天津优质的医疗资源引入临潭,邀请天津专家开展线上线下业务培训,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分享经验,从常见病的规范诊疗到急危重症的抢救处理,从理论知识的更新到操作技能的提升,为县医院医护人员开阔了视野,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医院管理中,王福星敏锐地捕捉到现有制度和流程中的不足,借鉴天津先进的管理经验,带领团队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他多方协调资源,推动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同时,着力改善就医环境,对重点科室进行升级改造,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从优化诊疗流程到完善管理制度,从加强科室协作到提升服务质量,每一项举措都直指问题核心,旨在让患者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这些改变,不仅提升了医院的硬件水平,更让全体医护人员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凝聚起奋进的力量。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是王福星帮扶工作的重要目标。他制定详细的“传帮带”计划,通过临床带教、手术示教、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实施,并增设神经外科专科门诊。在日常诊疗中,王福星手把手带教,从病情分析到方案制定,从操作技巧到应急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耐心讲解、严格把关,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青年医生。
如今,在王福星的指导下,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一批本土医生迅速成长,已具备独立诊疗能力,多项新技术、新项目相继开展,让优质医疗服务真正惠及百姓。
王福星深知,学科建设是提升医院综合能力的关键。他聚焦卒中、创伤、胸痛等急危重症中心建设,带领团队对标对表逐项贯彻落实。为全力推进中心建设,王福星从人员培训到流程优化,从设备配置到质量控制,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临潭县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三大中心”(卒中、创伤、胸痛)相继通过权威认证,标志着临潭县在急危重症诊疗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了坚实防线。
从渤海之滨到甘南高原,王福星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践行担当。在临潭这片土地上,他留下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更是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正如高原上的格桑花,在阳光下灿烂绽放,激励着更多人在医疗帮扶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