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字报
2025年05月20日

允许犯错少指责 引导思考促实践

培养孩子的质疑力

03版  2025年05月20日   来源:

  □ 刘文娟

 

  在这个AI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一睁眼,就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信息。但你有没有想过,面对这些海量的信息,孩子们该如何辨别真假,去伪存真,又如何培养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质疑能力,它是孩子们在AI时代的“救生圈”。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些破坏他们质疑能力的障碍。障碍一,过于强调权威。有些家长和老师总是高高在上,孩子一提出不同意见,就被打压回去。慢慢地,孩子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了。障碍二,过于强调标准答案。如果孩子就算有新奇的想法,也会因为和答案不一样而被否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放弃思考,只想着怎么符合标准答案。障碍三,对孩子过度保护。如果不让孩子接触可能产生疑问的事物和情境,孩子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质疑能力同样难以得到发展。英国期刊《自然·人类行为》刊登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者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与其只给孩子正确信息,不如让孩子接触一些错误信息,可以引发他们更多的怀疑和事实核查行为,从而使他们更易揭穿错误信息。家长如何帮孩子提升质疑能力呢?

  营造轻松、民主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平等交流,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当孩子对某件事情发表看法时,不管多离谱,都别着急否定,而是微笑着说:“哇,你这个想法好特别,快和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孩子会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就更愿意表达。

  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明白犯错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应该被指责和惩罚的事情。当孩子因为质疑提出想法或展开尝试,却出现错误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批评指责,以免打击孩子质疑的积极性。

  进行提问式引导。在孩子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激发他的质疑意识。比如在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书时,家长可以问,“你觉得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引导孩子对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和质疑。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对同一个问题提出多种假设和可能性。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讨论社会现象时,引导孩子从不同的利益群体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拓宽孩子的视野,增强质疑能力。

  提供多元信息。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不同类型的书籍、杂志、纪录片等,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观点,为孩子的质疑提供素材和基础。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些信息,引导孩子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教孩子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是提升质疑能力的关键。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些网络信息,看看发布者靠不靠谱,内容有没有依据。比如看到一条短视频,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说法,你觉得有道理吗?我们从哪里能找到证据来判断它的真假?”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能学会对信息进行质疑和分析。

  鼓励孩子实践探索。当孩子对某个事物表现出好奇并想要进行探索时,家长要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比如孩子想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种花种菜,让孩子亲身体验浇水、施肥,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有更多的机会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实践中思考,鼓励孩子向工作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士请教,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质疑能力。

手机扫描打开本篇文章